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公布5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公安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长远目标和总体布局,深入推进“昆仑”“春风”等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以来,共立案侦办野生动植物领域刑事案件8.9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万名。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公安部公布5起典型案例。

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紧盯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重点地区和场所,深入排查打击危害野生动物犯罪活动,侦破了宁夏张某等人危害候鸟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斩断了一批非法猎捕、捕捞、运输、销售野生动物的地下产业链。连续组织开展多次非法狩猎专案集群打击行动,全国20余个省份联合行动、集中收网,向非法狩猎犯罪发起强大攻势,立案侦办刑事案件149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05名,收缴非法狩猎工具3.5万余件(套),查获野生动物1.7万余头(只),打掉了一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施非法狩猎的犯罪网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行动,侦破江西宁都曾某生等人破坏古树名木案等一批危害野生植物重点案件,积极构建严打严防、协同共治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格局。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参加国际刑警组织“雷霆”联合执法行动,侦办跨境野生动植物案件63起,彰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积极构建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的工作格局,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深入推进“昆仑”“春风”等专项工作,以更大决心和力度,重拳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相关犯罪,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公安力量。

公安部公布5起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典型案例

浙江海盐于某山等人非法狩猎案。2023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公安局通过日常工作发现的线索,侦破一起非法狩猎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现场查获狩猎夹200余件、野生动物黄鼬1000余只,黄鼬皮毛200余件。经查,犯罪嫌疑人于某山等人通过放置狩猎夹等方式,在浙江嘉兴、湖州等多地非法猎捕黄鼬等野生动物,并销售皮毛牟利。

江西宁都曾某生等人破坏古树名木案。2024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侦破一起破坏古树名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查获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8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樟树4株。经查,犯罪嫌疑人曾某生等人多次在夜间前往宁都县,采取人工打孔灌注除草剂的方法,毒害古樟树,采伐后出售牟利。

广东仁化刘某优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2024年9月,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公安局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侦破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现场查获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切片1200余公斤、根茎1500余公斤。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优在明知野生金毛狗蕨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采挖、收购、加工、出售需要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采挖、收购金毛狗蕨,私自加工售卖牟利。

宁夏张某等人危害候鸟案。2024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侦破一起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候鸟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打掉4个犯罪窝点,查获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绿头鸭、赤膀鸭、斑嘴鸭、红头潜鸭、琵嘴鸭、绿翅鸭等候鸟2800余只。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多次在黄河宁夏段中宁县、吴忠市、贺兰县等水域附近,使用农药毒杀野生候鸟并出售牟利。

新疆巩留颜某奇等人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食药环侦局天山西部分局根据举报线索,侦破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查获非法采集、交易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甘草种子1.8万余公斤。经查,犯罪嫌疑人颜某奇等人受经济利益驱使,在当地林区收购野生甘草种子,晾晒、脱籽后销售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