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周年红场阅兵历史感拉满,特色方队有渊源,都是红军特种兵

以下文章来源于装甲铲史官 ,作者装甲铲史官

请关注我们的备用号

以防失联!

作者:贝希特斯加登之鹰

编辑:海鹫

编者按:近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红场阅兵式隆重举行。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这一传统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人们对于观礼台的注意更胜过对阅兵队列的关注。不过,我们今天还是要聊聊本次阅兵队列中比较特殊的那部分,每逢五年才会现身红场的历史方队,它们将时空倒回苏联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刻,承载了俄罗斯人对先辈无畏牺牲最深沉的缅怀。由于微信平台推送机制变化,恳请粉丝朋友们为本号加注星标,以免错过精彩推送,谢谢!

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如期举行。由于各路媒体此前铺天盖地的报道,使得这场视觉盛宴真正拉开帷幕时反而让观者少了几分期待和惊喜。不过,作为俄乌战争三年来俄罗斯举行的最大规模阅兵式,本次阅兵还是颇具看点,除了装备方队些许恢复了"钢铁洪流"的风貌,十多个外国受阅方队的参与彰显了俄罗斯的外交突围,与往年最大的变化是,历史方队的登场将这场庆典的岁月感直接拉满。

■2025年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

早在苏联时代,每逢胜利日阅兵,健在的二战老兵都会出现在阅兵队列中。随着老兵年事渐高,难以步行参加受阅,所以专门组建了历史方队,穿着二战军服出场受阅。从2005年开始,历史方队均身穿1945年首次胜利阅兵式的二战军服复制品,以重现当年的辉煌时刻,此后作为惯例,逢五逢十的阅兵活动都会有历史方队出场亮相。

胜利象征

莫斯科胜利日阅兵最著名也是最不可或缺的历史元素肯定是那面"胜利红旗",每次阅兵仪式都以迎接俄罗斯国旗和胜利红旗进入红场揭幕,在俄罗斯国内还为国旗和胜利红旗的先后顺序发生过争论,比如在2015年70周年阅兵式上,胜利红旗就先于国旗入场。

■每年一度的胜利日阅兵均以迎接俄罗斯国旗和胜利红旗入场为开幕。

"胜利红旗"源自苏德战争末期苏军的一项宣传举措。在柏林战役前夕,苏军部队制作了9面红旗,并根据来自莫斯科的最高指示,将红旗插上柏林国会大厦楼顶作为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1945年4月30日,苏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第150步兵师向国会大厦发起冲锋,与负隅顽抗的党卫军激战至深夜,而一支小分队则带着编号第5的红旗登上楼顶,将它插上了仅剩钢梁的穹顶之上。此后,这面红旗就被视为唯一的胜利红旗,旗面上除了镰刀锤子五角星标志外,还有所属部队番号。

■1945年5月,苏军第150步兵师的官兵展示"胜利红旗",这面旗帜即将被送往莫斯科。

"胜利红旗"作为国家图腾被苏联以及俄罗斯所珍藏,即使苏联解体后其崇高地位也没有丝毫改变。如今"胜利红旗"的原品被保存在中央军事博物馆中,而飘扬在红场的则是其官方复制品,同时也在俄罗斯各地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相关活动中得到展示。在2015年之前,乌克兰同样被允许展示胜利红旗,此后被官方禁止,被视为乌克兰与前苏联进行历史切割的重要举措。

■如今保存在俄联邦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博物馆内的"胜利红旗",左侧的墙边竖立着各方面军的军旗。

方队解析

在2005年阅兵式上首次出现复刻1945年胜利阅兵式的历史方队,当时方队构成相对复杂,几乎涵盖了二战时期苏军各军兵种和准军事部队,具体包括军旗方队、步兵、坦克兵、炮兵、工兵、侦察兵、内卫部队、空军、海军、游击队、边防军、民兵、哥萨克和骑兵。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历史方队的构成已经有所简化,以今年为例,历史方队包括军旗方队、陆军步兵方队、空军飞行员方队、海军水兵方队、战斗工兵方队、侦察兵方队、边防军方队、民兵方队、哥萨克方队和骑兵方队。

■在胜利日阅兵中组建历史方队的做法早已存在,以再现昔日的荣耀时刻。

军旗方队分为两个部分,位于历史方队领先位置的是方面军军旗方队,展示了二战后期在东线战场上摧枯拉朽、屡败德军的苏军十大方面军的军旗,包括卡累利阿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2、3方面军、乌克兰第1、2、3、4方面军。紧随其后的是功勋部队军旗方队,展示部分建立殊勋的精锐部队的军旗,特别是荣获"近卫军"称号的部队。军旗方队之后的各方队涵盖了陆海空三军、边防军以及部分特色兵种,后者包括战斗工兵、侦察兵和哥萨克部队,下文详述。

■在历史方队中展示的苏军十大方面军的军旗。

历史方队最后压轴的是骑兵方队,由来自克里姆林宫总统警卫团的骑兵组成。该团为俄罗斯联邦警卫局下属的特别单位,下辖四个营,其中两个营为仪仗部队,负责重大典礼仪式的仪仗任务以及无名烈士墓长明火的守卫,此外还有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负责俄总统驻地克里姆林宫的安保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该团卫兵的制服仿效沙俄时代圣彼得堡皇家卫队制服设计,在网络上身穿帝国风格制服的卫兵为普京总统开门的视频流传甚广。

■在历史方队中压轴出场的骑兵方队,来自克里姆林宫总统警卫团骑兵营。

胸甲工兵

在历史方队中,与其他方队身穿笔挺军装受阅不同,有两个方队则是穿着更具战斗气息的迷彩服通过红场,这副装扮体现了他们代表部队的特殊身份,其中一个就是战斗工兵方队。战斗工兵可不是普通的工兵部队,而是指1943年苏联红军组建的一支特殊部队,即突击工兵旅,其任务并非修建工事、架桥筑路之类的土木工程,而是专门用于突破敌军坚固筑垒阵地或在城市巷战中担任突击任务,也就是扮演攻坚突击队的角色。

■在2025年阅兵式中身穿迷彩服参加阅兵的战斗工兵方队。

突击工兵旅的指挥层级很高,属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根据作战需要配属给前线的方面军、集团军用于突破德军防线。突击工兵旅的官兵都是从久经战阵的部队中精选富有经验的老兵,年龄在40周岁以下。每个突击工兵旅编制兵力约2200人,下辖1个摩托化侦察连、5个突击工兵营和1个轻型舟桥分队,在战争期间苏军总共组建了20个突击工兵旅。

■二战时期身穿SN-42防弹胸甲的苏军战斗工兵,胸甲是他们的标志性装备。

为了适应攻坚近战任务,战斗工兵装备了大量近战武器、土木作业工具、爆破器材和防护装备,其最具标志性的装备就是SN-42防弹胸甲,由前后两块钢板构成,厚度约2毫米,重3.3~3.5千克,能够保护胸腹要害部位,抵御轻武器子弹和炮弹破片的伤害。实战表明,SN-42胸甲可以在100~125米距离上抵挡德军MP-40冲锋枪的射击。在野战环境中,沉重的SN-42对士兵而言是个累赘,但在近战中却极具防护价值,因此主要配备战斗工兵,这支部队也因此被称为"装甲步兵"或"铜墙铁壁步兵"。

■战斗在城市废墟中的苏军战斗工兵,配备了防弹胸甲、波波沙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

突击工兵旅于1943年8月投入战斗,广泛参与了战争后期对德军筑垒阵地的突破作战和城市攻坚战,表现十分出色。不过,战斗工兵缺乏重武器,又冲锋在前,往往付出很高的伤亡代价,为了避免损失过大,通常在达成突破后就会撤回后方整补。在战争期间,突击工兵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在苏军内部备受尊敬,1个突击工兵旅荣获"近卫军"称号,其他部队也屡获嘉奖,正因为其卓越功绩,所以在红场阅兵中获得了独立编组的殊荣。

侦察尖兵

除了战斗工兵,另一个穿着迷彩服的方队就是侦察兵方队。在真正意义的特种部队出现之前,在中国军队中侦察兵几乎就等同于特种兵,他们往往要深入敌人后方侦察敌情,抓舌头,搞破坏,配合主力部队行动,我军侦察兵的飒爽英姿早已通过《渡江侦察记》《奇袭白虎团》等红色经典深入人心。在苏联红军中,侦察兵同样是一个充满传奇和悲壮色彩的角色。

■二战时期,正在研究地图的苏军侦察兵。

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每个步兵师编有一个328人的摩托化侦察营,下辖一个摩托化步兵连、一个装甲车连和一个两栖坦克连,然而随着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从1942年开始步兵师的直属侦察部队缩编为一个100~120人的侦察连,而步兵团配置一个侦察排。师级侦察单位能够得到少量汽车或摩托车,而团级侦察排几乎只能依靠徒步或骑行执行任务,在冬季他们还会利用滑雪板或雪橇机动。相比普通部队,侦察兵装备了更大比例的冲锋枪,以获得猛烈的近战火力,不过他们的任务更强调隐蔽行动,非必要不能暴露行踪。苏军侦察单位的一个主要缺陷是缺乏无线电通讯设备。

■一支苏军侦察兵分队准备集合出发,前往前线进行侦察。

苏军赋予侦察兵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隐蔽地侦察敌军情况,为部队行动提供可靠的情报依据。无论进攻还是防御,在前沿地带苏军侦察兵都十分活跃,通常以班为单位在纵深2千米范围内进行战斗巡逻,在某些特殊场合还会组成精干的小分队深入德军后方实施侦察,他们尤其擅长在森林、沼泽和山地活动,而在冬季苏军侦察兵运用雪橇或雪鞋行动的能力特别让德军感到惊讶。

■表现二战苏军侦察兵在敌后活动,抓捕俘虏的画作。

俄罗斯在2002年拍摄的战争影片《星》真实反映了苏军侦察兵的战斗情况。在1944年夏季攻势之前,一个苏军侦察小组奉命深入敌后摸清德军的调动情况,他们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任务,但也最终被德军包围,全体牺牲。在现实中,类似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侦察兵的身影永远消失在敌后,而在苏军档案中留下了众多失踪记录。为了表彰苏军侦察兵在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和巨大牺牲,苏联政府在1964年决定追授全体侦察兵一级卫国战争勋章,而如今红场阅兵式中保留独立的侦察兵方队同样是一种褒扬和缅怀。

哥萨克风

在红场阅兵的历史方队中,最具辨识度的莫过于哥萨克方队,独特的毡帽、斗篷和服饰让他们成为"红场军装秀"中最吸引眼球的焦点角色,而在俄罗斯军事史上,哥萨克更是一个毁誉参半、饱受争议又富于魅力的存在。

■在胜利日阅兵式上,身穿传统服饰的哥萨克方队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哥萨克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上的半游牧半军事族群的统称,他们的民族成分构成复杂,主要是周边其他民族的逃亡者,并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独有的社会组织制度和文化特征。哥萨克人崇尚自由、不畏强权、桀骜不驯、彪悍好斗,在与波兰人、立陶宛人、鞑靼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的争斗中留下了勇猛善战又残酷无情的名声,对东欧斯拉夫国家的历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合就与第聂伯河流域的哥萨克酋长国与沙皇俄国的结盟密切相关。在近代,沙俄以高度自治权换取哥萨克的效忠,而哥萨克骑兵成为俄军中最令人胆寒的部队,他们被对手视为可畏的战士和冷血的强盗。(关于哥萨克的早期历史,参见本号历史文章《乌军摆拍世界名画,内涵普京大帝,背后的历史梗你能get到吗?》)

■1915年沙俄军队中的哥萨克骑兵,他们作为精锐骑兵为沙俄服役达数个世纪。

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的命运迎来了剧烈的转折,少数哥萨克加入红军,而多数则成为白军与苏维埃政权对抗。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就展现了哥萨克在那段动荡岁月中的悲喜境遇。随着内战结束,哥萨克人的历史劣迹不容于苏联体制,莫斯科发起了"去哥萨克化"运动,对哥萨克进行残酷镇压。然而,30年代的大清洗让哥萨克人迎来了转机,为了弥补军队骨干的流失,凸显个人权威,斯大林改弦易辙,放松了哥萨克入伍的限制,并在骑兵中公开恢复了哥萨克部队,陆续改编新建了5个哥萨克骑兵师,试图利用哥萨克的善战声誉增强红军的威望。

■1942年10月,一位库班哥萨克携妻子和三个女儿集体参加红军时的合影。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哥萨克人再次面临抉择,但与内战时期不同,大多数人都选择加入红军为苏联而战,但有少数人转而与德军合作,为过去蒙受的不公待遇复仇。在东线战场上,哥萨克人再度展示出作为精锐骑兵的本色,他们闪耀着寒光的马刀成为德军士兵的噩梦,特别是来自库班和捷列克地区的哥萨克几乎完全为红军效力,在1942年阻止俄军进军高加索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后期,哥萨克部队从乌克兰大平原一路征战,直到巴尔干半岛。

■表现二战时期苏军哥萨克骑兵冲锋的画作。

红色哥萨克的功绩得到了莫斯科的承认,因此在1945年6月的胜利阅兵中,库班哥萨克得以占据一席之地,这一荣誉也被之后的胜利日阅兵得到继承。在2025年的阅兵中实际上出现了三个哥萨克方队,分别代表参加卫国战争的顿河、库班和捷列克哥萨克。

■1945年6月莫斯科胜利阅兵式上的库班哥萨克官兵。

作者有话说

俄罗斯在俄乌战火尚未平息,西方制裁远未松动的情况下,倾注大量资源组织筹办胜利日阅兵,其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凸显苏联功绩的二战历史叙事,反击西方弱化苏联作用的二战史观,从历史角度为当前争取地缘政治利益的行动寻求辩护。无论克里姆林宫出于何种政治立场,那些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苏联各民族的烈士都应得到尊重和纪念。

延伸阅读

血色献礼:1945年4月柏林国会大厦攻防战始末

永恒的荣耀: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红旗的故事

胜利日的分歧:二战德国无条件投降背后的故事

另外我们最近新上线了我们的文章目录,大家点击下面可以清晰查看我们过往的精品知识文章。公号底部菜单也可以查看我们的文章目录。

时事精品文章目录

战史精品文章目录

科普辟谣专题目录

美食生存专题目录

影视解析专题目录

付费长文专题目录

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又整理出了4个有声书专辑,合作机构邀请了非常有声线的配音老师来给我们的作品配音,还请粉丝们多加支持,不过听上去真的是很爽啊。所以这就是我说的4个好消息。加上我们以前上架的5个专辑,一共已经有9个有声声专辑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商务合作请联系

成都战甲科技有限公司

冯老师:18611085496(微信同)

丛老师:13707821945(微信同)

装甲铲史官作者群像

贝希特斯加登之鹰

史海搏浪为孤舟,战策笔耕做书匠。喜欢读书码字的文科军宅一枚,喜好探究古今军史,追慕中外兵家先贤,愿与诸君同享品史论兵之乐!

✦ 原创不易,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