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觉醒,用诗歌重塑童年
你的孩子是否这样?
玩手机游戏时目不转睛,写作业时却常常开小差;
刷短视频时笑得前仰后合,沟通交流时却双目无神;
说话颠三倒四,作文像记流水账……
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 " 快餐文化 " 正吞噬他们的语言灵性。
两千年前,《礼记》便说:" 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歌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心灵的滋养。
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一生传扬诗词,她说:" 中国古典诗歌可以让人心不死。"
而在今天,我们如何让诗歌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生命?
《日有所诵》第七版全新上市,亲近母语深耕诗教 20 年,用 960 篇经典诗篇,带孩子经历从 " 无我 " 到 " 有悟 " 的三重觉醒,让诗歌真正走进孩子的生命,让母语之美成为孩子一生的精神胎记。

第一重觉醒
从 " 无我 " 到 " 有我 "
01
无我——让身体记住母语的呼吸
《日有所诵》(第七版)一年级,开篇是一首经典童谣——《小老鼠》。

"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
孩子拍手跺脚,读到 " 叽里咕噜 " 时笑得前仰后合。他们不懂深意,却用身体记住了汉语的节奏——这是诗歌种下的第一颗种子。

经典童谣《一个蛤蟆一张嘴》:" 一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

孩子掰着手指,数到 " 四只眼睛 " 时瞪大双眼,读到 " 扑通 " 时蹦跳模仿。数字的递增、声音的重复,让孩子在游戏中触摸语言的逻辑。
02
为什么童谣是诗歌的起点?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说:" 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孩子天性爱玩,厌恶束缚。童谣没有大道理,却让孩子在拍手、蹦跳中自然地亲近我们的母语。
这正是《日有所诵》的初心:从 " 无我 " 的韵律游戏开始,让诗歌成为生命的本能。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如果孩子的诵读一直只停留在声音的韵律中,一直处于 " 无我 " 的状态。这样就够了吗?
显然是不够的。
03
有我——在诗歌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儿童的生命需要生长,需要在这些经典中汲取养料。那么,怎样才能实现 " 有我 " 的诵读?
还是这首《小老鼠》,孩子最初只是快乐地拍手读,我们还可以带孩子继续追问 " 奶奶为什么不肯来?"" 小老鼠滚下来时是什么心情?" 孩子开始代入角色,将自己想象成那只慌张的小老鼠。
这种代入感就打破了文字与儿童生命的隔阂,自然地把经典童谣融入到儿童的生命中。

第七版的《日有所诵》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从以往的重点篇目赏析,改为每篇都配有诵读建议。而且每一首都设有问题。希望能通过这些问题,引领孩子走进诗歌中,实现 " 有我 " 的诵读。
再比如,一打开二年级《日有所诵》,是一首特别美的民间歌谣——《月光堂堂》。
" 堂堂的月光照见汪洋,风吹莲子香…… " 多美的画面呀!

吴语韵脚如江南流水,孩子闭上眼睛,轻轻地听着名家的配乐朗读,仿佛看见水乡的菱塘在月光下闪烁着微波,带有阵阵的莲子香……母语的美,就这样悄悄种进心里。
而此时,诵读建议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这时候,就非常自然地把孩子带入到这首童谣中,让孩子去看,去闻,去听,充分地调动孩子的感官与想象,真正实现 " 有我 " 的诵读。

再来看林良的这首童诗——《蘑菇》。

互动设计中,这样提问:

这首小诗用简单的意象,通过这些提问,让孩子代入 " 被需要 " 与 " 被遗忘 " 的情感,这便是 " 有我 " 的诵读。
叶嘉莹说:" 诗可以让人心不死。"
当孩子在诗歌中追问、欢笑、困惑,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文字,更是自己的心跳。" 有我 " 的诵读,是让孩子的心跳动起来,是让诗歌成为生命的真实回响。
如果,只是从诗歌中实现 " 有我 " 诵读,这样够吗?
还是不够,因为我们希望带孩子通过诗歌,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更远的更明亮的那方。
第二重觉醒
从 " 有我 " 到 " 有趣 "
什么叫 " 有趣 "?
简单来说,可以是兴趣,读诗需要让孩子先感兴趣。
《周礼》记载:"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读诗,首先就是要兴。兴,就是诗歌里边的兴发感动,让你的内心动起来。
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 兴趣 " 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动生成的情趣,构成诗歌的意境。
当然,在诗歌中," 趣 " 分为多种,比如事趣、情趣、意趣、景趣、理趣等等。
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从诗歌中,可以看到自己,看到你的心;也可以透过诗歌,看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总总的 " 趣 ",让你的人生、心灵、精神变得丰盈。
有趣——用想象力打破思维的墙
《日有所诵》一年级有一首颠倒歌——《稀奇真稀奇》。

" 麻雀踩死老母鸡……八十岁的老爷爷坐在摇篮里!" 这很夸张,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却非常有趣。
这首颠倒歌,很显然带给孩子的是事趣,叙事中有非常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童谣里描述的事物完全与现实生活不同,让孩子在颠倒的世界中,获得打破常规的勇气,释放被现实束缚的想象力。
孩子读完后,还可以编出更离谱的句子:" 夏天飘雪花,蚂蚁扛大象!"
这样的童谣,就能让孩子从 " 有我 " 走向 " 有趣 "。
有趣——去想象诗歌的意境之美
像前面举例说的《月光堂堂》,童谣所营造出的意境之美,便构成了一种景趣。
但是有时候,孩子不一定能体会到,这就需要引导。
《周礼》中的读诗方法之一—— " 道 ",其实就是 " 导 ",互动设计中的提问便是一种引导:" 堂堂 " 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月光下的菱塘是怎样的?"
诵读建议是:反复诵读,慢一点儿,轻一点儿,读出你想象的画面与独特的感受。
这是在引导孩子去品味和感受。经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便能体会这首童谣的意境之美,也就是感受" 景趣 "。
04
有趣——用诗意的方式表达情感
三年级这首《赋得自君之出矣》。

当孩子诵读这首诗时,一定能感受到这是一种思念。可是诗人表达思念的方式非常巧妙。孩子能体会到这种巧妙吗?
诵读建议是这样引导的:为什么说 " 思君如满月 ",为什么又说 " 夜夜减清辉 "?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用 "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来比喻思念之情,这多浪漫啊。这不就是典型的情趣嘛,用这么优美又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比直白说出来有意思多了。
孩子在理解诗歌意象的过程中,开始体会含蓄表达情感的东方美学。


《礼记》记载:" 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真正的诗教,不是让孩子 " 听话 ",而是用趣味打开思维的边界,让他们在 " 温柔敦厚 " 中长出独立思考的力量。
第三重觉醒
从 " 有趣 " 到 " 有悟 "
有悟,需要哲思对话
与世界智慧的共鸣
随着孩子的成长,诵读的内容也会越来越深刻,中高年级的孩子,慢慢读一些哲理诗,来开启智慧。
三年级,我们精选了泰戈尔的《飞鸟集》。

孩子问:" 飞鸟唱的是什么歌?黄叶为什么叹息?" 从季节的轮回中,他们读到生命的短暂与永恒。
海水和天空的对话仿佛是人们对宇宙、生命无限奥秘的探求。孩子在这种问答中感受宇宙的奥秘,哲学思辨悄然萌芽。

四年级,我们精选了纪伯伦的《沙与沫》:

孩子沉思:" 为什么真正了解一个人要听他没说出的话?" 诗歌成了探索人性深度的钥匙。
这些诗篇没有标准答案,却让孩子在诵读中学会思考,学会感悟……
有悟,需要扎根文化
触摸中华文明的根脉
在第七版《日有所诵》中,新增了经典专题单元。这些经典篇章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但是可以作为诗性文本让孩子们诵读。
以《周易》《黄帝内经》《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大学》《中庸》等经典为脉络,贯穿中、高年级。在一篇篇经典篇章的诵读中,带领孩子追寻古人的思想与精神足迹,触摸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核,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
五年级的《庄子》选读中,有这一段:

天地的 " 大美 " 为什么不需要语言?我们如何像庄子一样 " 观于天地 "? 孩子开始理解: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争论获得,而是通过观察自然、顺应规律来领悟。
六年级的《大学》选读中,有这样一段:

为什么 " 静 " 是达到 " 安 " 的前提?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先静下心来?
孩子在诵读中逐渐领悟到: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的安定,而非外在的喧嚣。
诗词的兴发感动,可以直抵人心。
" 有悟 " 是诗歌的终极馈赠——
它让孩子与泰戈尔对话飞鸟与落叶,与纪伯伦共探人性的幽微,在经典中开启智慧;它让孩子与古代先贤对话,与中华文明共振,在经典中沉淀生命的厚度。
从 " 无我 " 到 " 有我 ",从 " 有我 " 到 " 有趣 ",从 " 有趣 " 到 " 有悟 ",《日有所诵》(第七版),用这样的三重觉醒,让诗歌真正走进孩子的生命,滋养孩子的精神。
从 " 叽里咕噜滚下来 " 的欢笑,到 " 永恒的疑问 " 的沉思,诗歌陪伴孩子完整的成长。



为什么《日有所诵》(第七版)
能唤醒三重觉醒?

三大理念,以儿童为本位
传统诗教往往重经典而轻童趣,重背诵而轻体验。
亲近母语团队深耕儿童诗教 20 年,在传承 " 温柔敦厚 " 的传统诗教理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大原则——
儿童性: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选他们爱读、能懂的诗;
经典性:用历经时间考验的文本,沉淀文化根基;
教育性:通过诵读培养语感、静气与精神底色。
这三大原则,让诗歌不再是 " 任务 ",而是孩子与母语、与内心、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全面升级,内容更加经典

全新互动设计,让孩子真能读懂诗

全新的互动设计,帮助孩子内化对诗歌的理解,不存粹是逻辑的,而是语感,是节奏,是深层的内在的思维。在内化的过程中,与诗人产生共情与共鸣。
美育熏陶,视觉与心灵双重滋养
精美封面设计,400 幅童趣插画 + 传统色印刷。



科技赋能,让成长看得见
随书附赠名家配乐范读
新版所有配套音频,全部由央广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周文凯等名家配乐诵读,专业示范,让孩子从名家诵读的声音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独家诵读打卡 AI 测评工具
AI 测评工具:从六大维度评估孩子的诵读表现,提供个性化反馈,促进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的提升;记录孩子从 " 磕绊跟读 " 到 " 声情并茂 " 的蜕变,生成孩子的声音成长档案。


团购期间,联系客服,限时赠送诵读打卡表,参与亲近母语 · 日有所诵—— 21 天诵读打卡(第 1 期),更多大奖等你来!
凌凌老师
为助力老师们更系统高效地开展诵读教学,我们全新升级推出「书香班级——诵读精研版」:
✨ 学生端:依托《日有所诵》第七版,AI 智能语音评测即时反馈发音细节,通过每日打卡形成个性化成长曲线;
✨ 教师端:配套教学指南与典型案例库,覆盖诵读技巧、互动设计、文化拓展,同步配备班级数据看板,实时追踪进度与薄弱环节;
✨ 家校协同:自动生成诵读报告,可视化呈现班级整体水平和个体进步轨迹,让教学管理有据可依、有趣有效。
【即刻开通】
全班订购《日有所诵》第七版即可免费解锁
【专属咨询】
联系凌凌老师获取班级定制方案

那些晨起诵读的时光,终将沉淀为生命的底色——
当孩子未来面对挫折、孤独或喜悦时,那些读过的诗,会悄悄从心底浮现,告诉他们:
" 你看,世界可以如此温柔,如此美。"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