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行动剑指网络“黑嘴”,李宁等民营企业打响声誉保卫战

2025 年 5 月 22 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 " 清朗 ·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 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将重点整治恶意抹黑诋毁企业、恶意营销炒作等四类突出问题。

此次行动旨在打击网络谣言、虚假测评、敲诈勒索等行为,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从背景看,专项行动的出台,恰逢多家民营企业因长期遭受网络攻击而公开反击的节点。

胖东来、汇源、李宁等企业近期相继发声,揭露其遭遇的恶意攻击手段,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 黑嘴 " 伤企:民营企业成重灾区

作为零售业标杆的胖东来,2025 年因多起维权事件成为舆论焦点。

年初,其处理 " 红内裤掉色过敏 " 事件时,因奖励投诉顾客 500 元却同时追责 100 万元引发争议。

事件中,消费者在未核实检测结果前发布 " 商品质量问题 " 言论,导致相关品牌产品遭全国下架。对此,胖东来通过 53 页调查报告自证清白,并强调将对侵权行为 " 高额追责 "。

此外,胖东来还主动出击,公开征集专业维权团队合作,承诺对成功案例给予不低于 50 万元奖励,试图构建系统化的侵权打击机制。

运动品牌国货之光李宁,也频频遭遇 " 黑嘴 " 攻击。

5 月 22 日,李宁品牌发布声明表示,遭遇通过断章取义、剪辑图片、曲解背景等手段,捏造和散播针对李宁品牌的不实言论,导致李宁品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对此将依法追究相关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律师声明全文如下:

图片来源:李宁官方公众号

5 月 11 日,汇源果汁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关于网络谣言的严正声明》,针对近期市场流传的 " 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悲剧 " 等多篇言论进行澄清。

声明指出,此类不实信息是恶意夸大事实、抹黑汇源果汁、诋毁民营企业及民族品牌的行为。这些言论已严重贬损了汇源果汁品牌声誉及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创始人朱新礼先生的个人情感及名誉。

事实上,自 2022 年重整成功以来,汇源果汁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并持续改善,前不久还获知名第三方机构认证的 "100% 果汁全国销量第一 " 的市场地位证明。

李宁们的反击:法律手段能否重塑品牌信任?

胖东来、李宁们的遭遇折射出民营企业应对网络攻击的两难:既要维护品牌声誉,又需避免舆论反噬。

需要认识到,造谣容易维权难,如法律维权需企业举证实际损失,需谨慎区分 " 正当维权 " 与 " 恶意投诉 " 等。

从 " 被动挨打 " 到 " 主动亮剑 ":李宁此次声明强调 " 依法追责 ",试图通过法律途径遏制恶意信息传播。

所以,此次中央网信办的专项行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将督促网站平台健全涉企信息内容管理机制,提升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质效。

然而,企业若想彻底摆脱 " 黑嘴 " 困扰,还需构建更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以产品力与社会责任等持续构建品牌信任度。

这场声誉保卫战,既是民营企业的自救,亦是网络生态治理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