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穹未起金尽先空,特朗普再掀军工盛宴
文︱陆弃
在美东时间5月20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再次把美国民众带入了一场充满科幻色彩的“黄金大梦”,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打造一个价值1750亿美元的“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这一高调计划被包装成继以色列“铁穹”之后的“终极升级”,其口号更是嚣张到极致:让美国成为“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的绝对安全堡垒。然而事实是,这不过是特朗普用PPT堆出来的天价幻觉,是为掩盖其内政失败、巩固选票、讨好军工财阀而炮制出的超级烟雾弹。
别被名字骗了。从“铁穹”到“金穹”的改名游戏,本身就暴露出计划的虚浮根基。原计划中的“美国铁穹”被批评成本高得离谱,若想像以色列那样覆盖全境,得部署2.4万套,代价高达2.5万亿美元。这等于把整个加州变卖了也不够。于是特朗普干脆换个马甲,以为换汤就能掩盖原料掺水。然而升级版的“金穹”更是直接冲上了外太空,主打“星链+导弹”的组合拳,要在低轨道上部署数千颗携带激光或动能拦截器的卫星,拦截导弹于助推段。听起来如同《星球大战》大片重拍,但在专家看来,这套系统的技术基础依旧停留在PowerPoint和特朗普的“推特梦话”中。
现实很快对特朗普的豪言壮语给予了沉重一击。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防御专家汤姆·卡拉科明确指出:即使所有技术和资金环节顺利无阻,“金穹”最早也得等到2035年才能初步具备作战能力。而特朗普承诺三年全面运转?这不是政治宣传,是公开行骗。美国物理学会的分析更是令人咋舌:要拦截10枚朝鲜发射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就需要1.6万颗天基拦截卫星,而美国目前的全部在轨卫星加起来也不过5000颗。更不堪的是,面对高超音速导弹,这种设想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既无法有效预测其轨迹,也无法完成精准拦截。美国科学家格雷高毫不留情地指出:“就算把整个低轨轨道塞满卫星,也拦不住一枚高超音速导弹的变轨。”
那么,特朗普为何仍执意推进这一“金穹”?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次赤裸裸的政治操作和利益输送。在支持率不断下滑、2026年中期选举压力山大的背景下,特朗普急需一个吸睛的“大新闻”来凝聚铁杆选民,制造“强势领袖”的幻觉。而“金穹”项目,不仅能唤起美国人对里根时代“星球大战”的复古情绪,还能掩盖当前物价高涨、债务危机加剧、民生问题丛生的经济困局。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浮夸至极的“转移视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