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咋都找不到机会嫁给你姥爷,正好他看到我洗澡就赖上了他!

这是姥姥和姥爷的故事。

我的姥姥建国前是青阳镇花魁。

而我姥爷则是青阳镇码头的力工。

俩人本不会有任何交集,也不可能会走到一起。

那时候青阳镇紧靠运河,南来北往的船只有很多。

我的姥姥很小的时候,或许是七八岁就被家人给卖了。

十几块大洋买到了青楼,因为长相不错还乖巧被训练的很严格。

所以我的姥姥是识字的,文化水平还不低,虽然做不到古代电视剧那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起码也能玩的一手乐器、唱的一首好曲,十五六岁就成了青阳镇有名的“小水仙”。

当时许多走船的客商,为了能够成为她的入幕之宾,不惜重金砸下,也养成了我姥姥有些傲气的性格,跟我姥爷初遇,也是由于她的傲气太盛,才让双方造成了误会。

好像还是四十年代初的时候,姥姥在街上闲逛,被小偷给关注上了,身上带的钱被偷走,当时我姥爷正好看到,作为力工的他跑上去将小偷抓住,然后把钱还给了姥姥。

姥姥要把小偷送到镇公所去,我姥爷却希望姥姥放那小偷一马,因为那小偷才不过十二三岁,偷钱也是为了生存,我姥姥大怒,指责我姥爷跟小偷是一伙的,把他俩都给送到了镇公所。

我姥爷好事做了,还惹了官司,罚了两块大洋才出来,气得也是不行,天天在楼下盯着我姥姥,那样式就跟要报复她一样,吓得我姥姥半个月都没敢出门。

后来我姥爷也想开了,跟个女人置气有啥意思?还不如赶紧干活挣钱!

然后就又去码头当力工去了,不过也因此被我姥姥给注意上了。

姥姥经常会关注我姥爷,因为她担心我姥爷会报复她。

所以只要看到我姥爷,我姥姥都是躲得远远的。

很快山河变色、神州再造,我姥姥也因此被划入改造行列。

她除了在青楼学的那些之外,压根就没有什么生存的技能。

改造出来之后,就陷入了茫然,不知道之后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往日那些对她献殷勤的,也都成了丧家之犬,很多甚至都不如她。

她想要找个好人嫁了,可青阳镇就那么大,谁还不知道她是什么出身?

不仅没人愿意娶她,甚至还有人想要占她便宜,吓得我姥姥躲着都不敢出来。

她跟一个小姐妹住在一块,那小姐妹身子不好,俩人也没什么积蓄,我姥姥只能出来找活干,可谁也没人愿意给她活儿,有天饿的实在手里,就靠在墙角,想着不如饿死算了。

正好我姥爷经过,她一眼就认出来了,刚开始还想躲,可后来不知道怎么就鬼使神差的跟了上去,我姥爷很快就发现了她,也认出来了她,问她为什么要跟着。

我姥姥有些不好意思,就开口问姥爷,能不能给她点吃的,她实在饿的受不了了。

我姥爷嘴也挺毒的,说堂堂青阳小水仙,竟然混的连饭都吃不上,也太丢那个名头了。

姥姥又羞又气,面对姥爷的羞辱转身就走,没走几步却被姥爷给喊住了,说等会儿,请你吃饭,然后俩窝头一碗馄饨,我姥姥赶紧问能不能再给她俩窝头,她还有个小姐妹病着。

姥爷就又多要了两个窝头,看着姥姥狼吞虎咽的吃,也是心中叹了口气,真是人生无常,想当年风光无限的小水仙,如今竟然也能跟力工一样,大口地啃着窝头。

姥爷问她在做什么?姥姥顿时委屈起来,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说根本没人敢要她干活,她都不知道这么下去还能撑多久?姥爷看她满嘴窝头撇着嘴掉眼泪,也是有些不忍心,就说他所在的厂子里正在招工,我姥姥要是愿意去就报名,起码饿不着肚子。

我姥姥一听这话赶紧点头,等她吃完我姥爷就带她去了厂子招工处。

人家肯定是嫌弃我姥姥的出身,但我姥爷说人家已经经过教育,符合招工的规定,不能因此歧视,不然就上报,那招工的负责人只好把我姥姥给招了进去。

不是什么太大的厂子,就是个缆绳厂,专门做各种型号、大大小小的绳索。

我姥姥被分配到了搓麻车间,专门做麻绳加工,她吃过不少苦,所以不用调整心态,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跟大多数人一样,吃食堂、干粗活、挣工钱,心中很感激我姥爷的仗义相助。

没多久,她那相依为命的小姐妹就去了,走之前拉着姥姥说,一定要找个好人嫁了,安安分分的过一辈子,我姥姥哭着说一定会的,那小姐妹的丧事是我姥姥自己办的,自己挖坑、草席裹身,埋在了当时我们青阳镇附近的土岗上,很早之前那里是个乱葬岗。

生活还要继续,姥姥觉得工作很安心,累是有点累,却胜在平淡。

她会经常看到姥爷,姥爷是厂子的标兵,干活从来是排在第一位。

感觉就没有我姥爷干不了的活儿,唯一不太满意地就是我姥爷不爱搭理他。

有时候她凑过去想跟我姥爷说两句话,我姥爷也都是急匆匆离开,弄得她心里很难受,认为我姥爷是介意她的过去,看不起她的出身。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我姥姥一个人住,免不了被一些存心不良的人骚扰。

有次就遇到了这么个人,喝了酒大晚上踹门进去要对姥姥行不轨。

我姥姥拼命反抗,挣脱开跑到厂里求助,恰好我姥爷在,就带着人把那人给摁住,我姥爷把姥姥送回去也没说什么,第二天就带着工具,把姥姥家的墙头和门窗都加固了一遍,让我姥姥心里充满了感激,也对我姥爷这个冷面热心的男人有了很深的好感。

她还是会尝试接近我姥爷,可我姥爷依旧是那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

姥姥很失落,她知道自己配不上姥爷,可就是心里想着他、念着他。

厂子新建了洗澡堂,一三五男人洗、二四六女人洗,有天姥姥下班晚,刻意选了大家都洗完她才去洗,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姥爷竟然记错日子了,拿着盆跑到洗澡堂去。

自然是撞个正着,虽然我姥爷说啥都没看着,但我姥姥还是告诉了厂子保卫处。

当时我姥姥的不是去告状,而是去提条件,条件就是我姥爷撞到她洗澡,那就要娶了她。

保卫处有些难做,就去跟我姥爷商量,我姥爷满肚子委屈,说啥都没看到凭啥要负责任?

人家厂里只好劝姥爷,你看你都快三十了,人家给这么好的条件,你咋还磨磨唧唧的?赶紧娶回家生仔,别挑剔那么多!当时我姥爷家里已经没人了,父母早已过世,有个哥嫂还不太亲,建国前他就是自己养自己,建国后进了厂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要说不想娶媳妇那肯定是假的,可娶媳妇又没有能看得上他的。

我姥姥是主动这么说,我姥爷确实也有些介意她以前的出身,担心娶了我姥姥被人戳脊梁骨,这话传到我姥姥耳朵里,她是又气又怒,可还没什么办法,找到我姥爷用恨不得咬死他的眼神盯着他,说你嫌我不干净,起码我心里不脏,你看着干净,可你心里脏,我是当初在青楼,可那是我愿意去的吗?八岁就被爹娘给卖了,我一个女人有选择的权力吗?

姥爷被我姥姥骂的抬不起头,等到我姥姥走后,我姥爷赶紧去找了厂领导。

干嘛?申请结婚!当厂里干事找到我姥姥说明情况,我姥姥哭得都停不下来。

摆了两桌酒,很简单的请了下厂领导和工友,俩人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成了亲。

成亲后,我姥爷那脾气也是古怪,跟我姥姥说,以后不许留长发、只需穿粗布衣裳或者工作装,上班一起走下班就回家,我姥姥虽然不满姥爷的蛮横,但还是都答应了下来。

那时候的女人,就算我姥姥这样有性格的女人,嫁了人之后一样是要谨守家规的,男人就是天,在他们那代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对不对都没有反抗的余地。

第二年我姥姥就给姥爷生了个儿子,可是把我姥爷给高兴坏了,对我姥姥也开始关心起来,弄得我姥姥激动的哭了好几次,说终于能让我姥爷对她正眼相看了。

后续我姥姥给姥爷又生下四个孩子,分别是两男两女,也就是我二舅、三舅和我大姨、我妈,一家人生活条件不算好,但却很温馨幸福,我姥姥的脾气几乎与嫁人之前截然不同,很耐心地教导孩子,相夫教子、过着平淡又平凡的生活。

我妈总会说姥爷脾气大,对孩子脾气大、对姥姥脾气也大,几乎就是没人敢反抗那种,每次舅舅挨了打,姥姥都要去耐心的教导,姥爷不太重视教育,但姥姥非常重视,从小就手把手的教孩子读书识字,为此姥爷不知道发过多少脾气,说教出一堆书呆子有什么用?

姥姥都是牙缝里省出钱,送我三个舅舅去读书,还让我大姨、我妈都进学校去上学,因为让女儿读书,我姥爷也发了不少脾气,因为他觉得男孩子读几年书就读几年,女孩子读什么书?姥姥为此也跟他争论过很多次,所有事都能依着姥爷,就这方面始终坚持。

我大舅读了初中、二舅读了高中、三舅和大姨都读了中专,我妈最给我姥姥争气,在八十年代考上了大学,虽然是大专,却也足以光宗耀祖,我姥爷那些年据说走路都昂着脑袋,见到人就是一句,你咋知道俺家二妮考上大学了?我跟你说,俺家二妮从小就争气!

姥姥去世前还总跟我们提起,说那段时间姥爷几乎张扬的都不像样子。

八十年代缆绳厂倒闭,我姥姥就跟姥爷回了村里,盖了两间房子生活。

姥姥那时候容颜不在,但在我们心里,姥姥始终是那个温柔又知性的女人。

她会给我们讲很多的故事,也会教我们很多的常识,可以说我们的童年中,姥姥是不可或缺的存在,2011年姥爷离世,2021年姥姥也永远离开我们,她老人家去世前都没有糊涂,总是会说起姥爷,从来不说姥爷的不好,就好像姥爷已经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他们的一生是平凡的,却又是那么的让人触动,回味起来就像是一部老书,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别样的人生,让人怀念、又让人叹息,带有他们那代人独特的印记,回味如同甘醴。

感谢支持,我是老闲品人生,在每个底层故事里,努力寻找人性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