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撤销加征的关税了,你怎么还没撤?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是一出失败的闹剧,现在已经到了找人背黑锅的阶段。
4月13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德媒消息,德媒称,特朗普在实施严厉关税后对他的顾问感到失望,原因是关税的出台并未按照白宫首脑和官员所希望的情况进行。
德媒的爆料彻底揭开了特朗普团队的遮羞布,当初特朗普大手一挥,本想着大获全胜,结果白头鹰的一通“乱拳”全部砸向了自己家,疼得自己幕后的金主们嗷嗷乱叫。美股三大指数在此期间暴跌大约10%,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是一路狂飙,创下20年来最大单周涨幅。华尔街的金主们如坐针毡,直言美国经济可能走向衰退。
而盟友的反制更是令美国始料未及、焦头烂额,欧盟对美国产威士忌、大豆加征25%关税,加拿大对美国制造的汽车对等征税,连墨西哥都加入了反制阵营。
特斯拉受到重创后,马厂公公开怒怼贸易顾问纳瓦罗,骂他是个白痴。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联名上书,要求豁免电子产品关税。
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与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以及其他跨国巨头首席执行官多次通话后,在督促特朗普放弃对中国手机和电脑加征关税一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在华尔街巨头们的推动下,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才在当地时间4月11日晚,低调修改了税则,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进口税率。
这次关税战,让特朗普的“强硬人设”形象彻底崩塌。
由此引发的效应便是,贸易顾问纳瓦罗将成为替罪羊,升级为“罪魁祸首”,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可能会被边缘化。
这位商业部长前段时间发出豪言,(因为赶走了非法移民,腾出了工作岗位等原因)就业率从现在开始就会有飙升,制造业新增岗位预计年底前突破30万个。然而,令人惊异的是,他自己的零部件厂开出时薪25美元(约人民币182元),招工都一直招不到合适的人。卢特尼克原本满怀希冀,期望自己的工厂能顺利运转起来,生产的产品不说追上中国制造,起码要与德国产品有与之媲美的品质,谁料,光是用工荒就让其工厂举步维艰。
在尴尬的现实面前,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宣布暂缓遣返非法移民,向现实低头并妥协。
然而,美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可不仅仅是人工的问题。
举个例子,在底特律一家玩具工厂,工程师詹姆斯对着满地零件直摇头,并称:“上周模具坏了,我们找了三个月都没找到会修的人。最后只能从中国定制新模具,耽误了整个季度的生产。”
这就是当今美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4月14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注定会失败。文章认为,有三个原因导致特朗普的计划将会失败。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明白,他的顾问们的种种说法不过是做做样子。
该报预测:“只要特朗普掌权,美国就不值得信赖,而且没有一个理智的领导人会加入他反对中国的行动。”
此外,美国的外交政策依赖于政府债务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自身也“做好了与美国打一场经济消耗战的准备”。
美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豁免关税后,有一个特别令人捧腹的“尴尬事实”。那就是,美国把关税取消了、豁免了,但是回头一看,中国没宣布取——消——啊!
美国是随心所欲地玩,但中国不是啊!
中国采取措施是认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现在怎么办?怎么才能请东帝取消“对等关税”?
于是,抓耳挠腮的“半导体特别关税”措施就成了一个唬人的筹码。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4月13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本周》(This Week)节目采访表示,美国与中国已通过中间人就关税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他同时指出,特朗普政府针对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关税豁免只是“暂时性的”。卢特尼克还称,这些产品很快将被纳入所谓的“半导体关税”之中,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实施。
消息已经放出来了,然后眼巴巴地跪在海边,望着东帝的方向,内心崩溃的大喊:苍天啊,你接个电话吧,快点豁免吧!
奥观海方面,近日,美国能源部已正式停止向其支付250万美元的年度款项。据报道,这笔款项与“奥观海医改相关的版税”有关。自2010年以来,他已经筹集了大约4000万美元——全部来自美国纳税人。果然是个挣钱大户。
欧洲方面,英国这边有中资企业要撤资,由于涉及裁员3500人,英国决定 通过实施紧急法案来避免英国钢铁企业倒闭。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12日报道,首相斯塔默当日稍早要求议员提早结束休假,讨论避免英国钢铁倒闭的紧急法案。4月12日,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一项紧急法案,以阻止英国钢铁停运。同时,该法案于同日送往上议院审理,并在大约3小时内获得通过。该法案授权政府指挥公司董事会及工人的权力,并继续采购原料让厂房内的熔炉运作,以及确保员工获发薪水。
据悉,中方企业于2020年收购英国钢铁,至今已经投资12亿英镑,唯有厂房每天亏损70万英镑。该公司与英国政府谈判多时,近日拒绝了英国政府提出的5亿镑拯救方案,有意立刻停运厂房,避免进一步亏损。
白俄罗斯方面,近日白俄与巴基斯坦有一项合作令人瞩目。
4月11日,据白通社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明斯克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会谈结束后向记者表示:
“近期将派遣各个行业的专业人才过来。就是我们所需要行业的专业人才。巴基斯坦政府将帮助我们挑选这些人。人数大概会是10万,也可能是12万到15万名专业人才。我们准备在白俄罗斯接纳他们,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我们将尽一切努力让我们的巴基斯坦朋友,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有意愿的人能够来到白俄罗斯并在这里工作。我们将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我们还商定,将制定具体的人员来白俄罗斯工作的引进机制。我们非常需要他们。”
说实话,白俄罗斯引进如此庞大数量的巴基斯坦“专业人才”,这在两国历史上可以说“绝无仅有”。这些专业人才,只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吗?还有没有可能有其他专业人士,比如从事后勤保障、物流等等……就跟印度人去俄乌战场从事运输和后勤保障一样。
印度人去俄罗斯,巴基斯坦人去白俄罗斯,还真有意思。
近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在头版刊登照片报道,来自英国自民党的65岁女议员霍布豪斯,上周四飞抵香港准备看望刚出生的孙子。但当她在香港机场企图入境时遭截停问话,包括她的工作和此次访港点目的等,其行李也遭到搜查,而且护照也曾被没收。
五个小时后,四名香港入境处人员陪同她到登机口,将其送上另一架航班飞“遣返”英国。
报道称,霍布豪斯对此感到震惊,并差点流泪。当时,她的儿子正在香港机场的接机大厅里等候,但最终两人未能见面。报道引述霍布豪斯表示,香港有关人员并没有解释她被拒入境的原因,但她相信可能与她是关注中国“人拳”的一个议员组织成员有关。
人在做,天在看。她自己干过什么见不得光的事,自己心里没点数吗?此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
最近,《朝日新闻》报道称,中国央行己经在五年时间里增持超过2倍的黄金储备,并在近五个月里大幅增加黄金储备。同时中方持有的美债也从高峰期的上万亿美元降到现在不足7100亿美元,并且近六个月还是持续减持。这也将让美元霸权的稳定器——美债面临爆雷的风险。
恰在此时,美国对待关税的态度犹如“儿戏”,也令美国不断透支美元信用,导致加拿大在对外贸易中加大欧元的使用量,同时欧盟对美高科技产品征收专利费。而中国则趁此良机,与东盟、中东、南美稳定推进本币互换协定,一锄头一锄头挖向美元大树的“老根”。
实际上,当特朗普挥舞全球关税的狼牙大棒时,中国医疗界也在悄悄准备应对之策。有三甲医院紧急召开会议时,传达核心精神:西药进口价因此暴涨,将倒逼国产替代提速,而中药也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曾几何时,日韩拿着《伤寒论》药方申遗,小林制药等依靠卖汉方药向世界输出,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人明明端着一个金饭碗,却总有人视而不见,反倒处处受到打压,还要看别人脸色行事。
芯片、半导体行业被人卡脖子,天没有塌下来,反而逼出中国人的潜能,全产业链爆发后,替代不在话下。
那么,中药呢?
从2016年12月25日《中医药法》版本,到2025年1月创新药纳入医保,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的91种药品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苓桂术甘颗粒、通络明目胶囊等最新获批。有数据显示,我国中药国际专利数量已超日韩。
2024年,中美日韩欧五大主要受理局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高达8万,,全球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呈现显著区域集中性,中国专利以43%的绝对优势领跑,其后依次为美国专利商标局(23%)、欧洲专利局(15%)、韩国特许厅(12%)、日本特许厅(7%),五大受理局合计占据全球医药专利申请总量的90%以上,构成行业创新核心矩阵。
笔者非常赞同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的提议,限制中药原料出口,对外只出口中成药。
【郑重提醒】战时状态信息满天飞,有些信息更是瞬息万变,关于国际局势和军事的内容会尽量列出信源,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准确,某些信息可能无法证实或暂时无法证实,请谨慎阅读。权当故事,姑且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