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制造范式Ⅲ国际论坛在渝举行
5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制造范式Ⅲ国际论坛在重庆科学会堂举行。本届论坛把握全球制造业变革的战略契机,聚焦“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技术”核心命题,为促进基础和应用研究维度创新构建起一个更加系统、高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来自中国、爱尔兰、英国、日本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华为等公司的业界专家近200人参加论坛,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技术参观等多样化形式,为重庆市前沿制造技术、高端数控装备等重点产业注入创新动能,更通过展示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亦即原子级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该领域学科建设和成果转化。
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刘小康主持论坛开幕式。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2012年首次提出制造发展的三个范式,即手工成形阶段,机械化、电气化和数字化阶段,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阶段,指出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是制造范式Ⅲ的底层技术支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前沿研究领域。这种制造范式的转变将制造创新的主战场从“工艺微缩”转向“原子重组”,使材料、信息、生物等领域的底层技术得以在原子尺度融合。
“本次国际论坛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全球制造业范式变革的务实行动。”开幕式上,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刘小康谈到,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原子制造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制造发展三个范式的核心是精度问题,而高水平精密测量技术和仪器制造能力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必备条件。”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介绍,学校聚焦精密测量领域,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密位移测量科技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建立了系统测量理论及全新方法体系。相关专利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合作成立国测时栅科技公司实现产业化,产品在数控机床、芯片制造、计量检测等领域批量应用。期待大家借本次论坛以交流达成合作之花,以原子聚合制造之力,以科技引领产业之变,共同为制造范式变革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