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英雄张富清传》荣获中国传记文学大奖

第六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传记作品展示典礼现场
ZAKER 新闻湖北消息(通讯员朱世坤):近日,北京迎来了一场文学的盛会—— " 为人民立传 · 为时代铸魂——第六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传记作品展示典礼 "。在众多优秀作品中,由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寒青(王汉清)精心创作的《平民英雄张富清传》脱颖而出,荣获第六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长篇传记作品奖,这不仅是对寒青创作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湖北文学界的一大荣耀,填补了湖北省 20 多年未获优秀传记文学奖的空白。

《平民英雄张富清传》书封
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作为全国性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传记文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作品,推动传记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该奖项每 5 年评选一次,含金量极高。本届参评作品范围为 2018 年 7 月 1 日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或发表的作品,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评审,《平民英雄张富清传》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动人的故事叙述和精湛的文学表达,在众多作品中崭露头角。
寒青,原名王汉清,是湖北籍著名作家,身为中共党员的他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他在文学领域成绩斐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以及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寒青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曾在部队服役 7 年,在新华社湖北分社工作 12 年,在此期间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段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厚的底蕴。
多年来,寒青笔耕不辍,创作出版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长篇报告文学,如《大巴山的呼唤》《情托彩虹》《起航,信义之船》《守望大山》等。这些作品凭借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描写,斩获中宣部 " 五个一工程 " 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 " 正泰杯 " 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 " 改革开放 30 年 · 优秀报告文学金奖 "、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等众多奖项。寒青本人也荣获全国 " 改革开放 30 年 · 杰出作家 " 等称号,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更广泛的领域传播着文学的魅力。
此次获奖的《平民英雄张富清传》,其主人公是年近百岁的老英雄张富清,中共党员。2022 年 12 月 20 日 23 时 15 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享年 98 岁。张富清曾荣获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全国道德模范 ""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 感动中国 2019 年年度人物 "" 最美奋斗者 "" 时代楷模 " 等称号。2019 年被授予 " 共和国勋章 "。

张富清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1924 年出生于陕西洋县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在财主家放牛打长工。后来,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又随国民党军被俘。在中国共产党的改造和感召下,张富清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变,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他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 " 战斗英雄 " 称号、师 " 战斗英雄 " 称号和 " 人民功臣 " 奖章。
1955 年,张富清从部队转业,在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他毅然选择自告奋勇携妻前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湖北来凤县。此后的岁月里,他初心不改,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默默为民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直到 2019 年,张富清的英雄事迹才被发现,同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授 " 共和国勋章 "。2019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张富清的名字从此被人们铭记,他的精神也成为激励无数人的宝贵财富。
《平民英雄张富清传》这部作品,是寒青历经多年精心打磨的心血之作。为了真实还原张富清的人生轨迹与精神世界,寒青克服年老体弱,身患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在家人的帮助下,长途奔波,多次往返于湖北来凤县和陕西汉中,深入采访张富清本人、他的家人、战友以及当地群众,详尽地占有了资料素材。在采访过程中,他甚至不幸遭遇车祸,但即便左内胸骨被撞裂两根,疼痛数月,他依然坚持完成采访,这种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敬业精神令人动容。

张富清生前(左 ) 接受寒青(右)采访
历时半年的采访,寒青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2020 年武汉疫情肆虐期间,他坚持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创作,常常沉浸其中,废寝忘食。每当写到动人之处,他总是情难自禁,边写边落泪。高强度的创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因用脑过度住进医院。即便在病床上,寒青依然心系创作,一心想把张富清的事迹写成精品。他不顾病痛折磨,左手打着点滴,右手坚持修改书稿。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 30 多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平民英雄张富清传》,该书由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工作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副会长王宏甲纷纷对这部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为传记文学的佳作。
书中通过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特别事件和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张富清的精神品质。在 " 泪洒新房 " 章节,寒青细腻地写出了张富清妻子孙玉兰的真实感受,从一个侧面让张富清隐功埋名的人性之美更加真切可感,也使他的精神愈发显得难能可贵,深刻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独特的名利观、荣誉观与责任观;" 营地蝶变 " 章节,则着重表现了张富清从一个国民党士兵成长为英勇善战的解放军战士的艰难改造锤炼过程,让读者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如何重塑一个人;" 相邻相帮 " 章节,描绘出张富清和当地人民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场景,展现了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厚德载物 " 章节,真实记叙了 88 岁张富清左腿高位截肢的经历,展示了他在面对生活磨难时博大的包容情怀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佩戴 " 共和国勋章 " 的张富清
此外,该书还充满了清新独特的少数民族山乡文化气息,是一部人物鲜活、情节丰富、语言生动、感人至深的传记文学佳作。寒青用饱含深情的动人笔触,将那些封存多年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深度书写了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时代英雄,立体地塑造出人民公仆的优秀品格和时代楷模的光辉形象。
《平民英雄张富清传》的获奖,是对张富清精神的一次有力弘扬,也是对传记文学创作的一次积极推动。它让更多人了解到张富清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的事迹,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传承和践行他的精神。同时,也为广大文学创作者树立了榜样,鼓励他们深入生活、挖掘素材,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为繁荣我国的文学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