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俄签超20份文件,解放军高规格亮相俄阅兵,乌克兰再次指责中国
中俄签超20份文件,解放军高规格亮相俄阅兵,乌克兰再次指责中国。
环球网消息,在莫斯科红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高规格亮相,整齐划一的步伐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成为中俄关系紧密程度的最新注脚。
当解放军仪仗队踏过红场检阅台时,普京特意强调这是"最大规模外国军事代表团"。105名中国军人组成的方阵背后,是中俄日益深化的互信。
就在阅兵前一日,中俄领导人签署了涵盖能源、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20余份合作文件。
其中能源合作尤为亮眼,普京在会谈中特别强调,俄气公司已在合同义务外额外增加对华供气量,这种"需要多少供多少"的承诺,凸显了双方战略互信的深度。
据了解,"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已达满负荷运行,累计输气310亿立方米,而计划2027年投产的远东管道将再增100亿立方米年供气能力。
对深陷制裁漩涡的俄罗斯而言,中国市场是其能源出口的生命线。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对欧管道天然气出口骤降,正是对华供应增长弥补了部分损失。
俄副总理诺瓦克披露,能源已占中俄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俄罗斯在对华石油出口和管道天然气供应量上均居首位。这种结构性变化具有长期性——即便未来俄欧关系缓和,莫斯科也不太可能将能源安全再度寄托于西方市场。
而对中国来说,中国暂停对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反制措施,正需要俄罗斯供应来填补缺口。普京此时宣布扩大供气,无异于给中国送来"能源弹药"。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双方以实际行动击破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陷入停滞"的传言。这条规划经蒙古的管道虽因价格分歧暂缓,但现有管道的超预期运行和远东新管道的推进,证明两国能源合作仍处于上升通道。
此外,在中俄联合声明中多次点名美国。
首先,联合声明中关于"反对偷换法律概念"的表述,直指美国近年来的关税武器化操作。当特朗普政府以"对等贸易"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时,中俄用这份文件撕下了华盛顿"规则维护者"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