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防长求见梦碎!香格里拉对话会冷清,中方六年首改策略出人意料!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就像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场年度大戏,各国防长们纷纷登台,发表着看似友好的外交辞令。而今年,这场大戏的吸引力似乎不再那么强烈,因为有传闻称,中国的国防部长可能不会现身。这一消息已经在外媒间流传开来,引起了不少猜测和讨论。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这次香会为何会显得有些“冷场”。
首先,我们得承认,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号召力确实在逐年减弱。起初,这个平台被视为促进亚太地区安全合作的桥梁,各国能借此机会交换意见、缓解紧张。但近年来,这种平台功能似乎遭遇了瓶颈。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友借此大谈所谓的“印太战略”,让这场会议变成了一场独角戏。与其说它是沟通的渠道,不如说更像是美国政策的宣传栏。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真的有必要把重心放在这样一个缺乏实质性对话的平台上吗?
如果中方今年派出的代表级别较低,那么这将是自2019年以来的一大变化。在那之前,中国也曾以较低级别代表团参与香会。为什么如此?因为我们的军事外交政策是灵活的,是基于国家需求和国际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今年,中美两国军事互动陷入了僵局,美国内部忙于处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以及贸易战等问题,在印太方向上明显投入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防长即便见了面,又能谈些什么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方的态度也让人不无困惑。虽然美方每年都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然而其实际行动却时常背道而驰。比如,新任防长赫格塞斯热衷于制定强硬的对华政策,继续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多方面对中国施压,他这样的表态并未给中美军事关系带来新的曙光。试想,让两个国防部长在这样紧张的背景下碰面,能够产生多少富有建设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