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富豪IPO敲钟了,威高血净市值200亿

上交所锣声传出。

投资界 - 天天 IPO 获悉,今日(5 月 19 日),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威高血净 ")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发行价为 26.50 元 / 股,开盘涨 88.64%,市值一度超过 200 亿元。

上市前夕,威高血净开放唯一一轮融资,除了华兴新经济基金、招银国际等外界熟悉的投资机构外,还出现了鲜少露面的晨壹投资刘晓丹的身影。

而深究下来,威高血净是威高集团旗下子公司,身后创始人陈学利的故事颇为传奇——始于山东威海农村,早年从输液器组装起家,一步步崛起为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龙头,至今坐拥四家上市公司。

73 岁,他又 IPO 敲钟

市值 200 亿

陈学利,1951 年出生于山东威海农村。23 岁那年,他成为当地的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 14 年。后调任威海田村镇福利院,担任党支部书记兼院长。

转折出现在 1988 年,陈学利去苏州出差,偶然发现饭店服务员在组装一次性输液器,意识到商机近在眼前。回来后陈学利决心创业,从镇上借来 2.5 万元成立国营山东威海医疗器械厂一分厂,次年更名为威海医用高分子制品总厂,也是威高集团的前身。

2004 年,威高集团核心子公司威高股份在港交所上市,陈学利收获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后,威高集团开始瞄准高值医疗耗材领域,并逐渐向骨科、血透、介入等高耗材医疗器械转型。

也是这一年,威高集团旗下专注血液净化领域的威高血净成立。简单来说,血液净化是人们日常理解的 " 透析 "" 血透 ",这是 ESRD (终末期肾病)的疗法。对患者而言是刚性的医疗需求,每周约需进行 2 — 3 次血透,单次血透的费用在 300-600 元不等,透析也被认为是一块市场足够大的蛋糕。

中国 ESRD 患者基数庞大,数据显示 2023 年,我国患者人数达到 412.59 万人,占到全球患者人数的 37.0%。预计至 2030 年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将达到 332.93 万人。

血液透析器如同 " 人工肾 ",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内里有着数以千计的中空纤维膜。十多年前,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外资企业掌握了中空纤维膜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持续研发,威高血净攻克了中空纤维膜的核心制备工艺,并掌握了纳米级侧壁孔结构测定、大型纺丝线设计等关键技术,使透析器在清除率、超滤系数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 年,中国首个血液透析器自主品牌——威高 " 聚砜膜 " 透析器正式发布上市,打破国外厂家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威高血净被视为 " 中国血透之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2 年,威高血净在国内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领域分别占据市场份额 32.5%、32.8%,均位列全行业第一。招股书显示,公司产品覆盖全国超过 6000 家医院、透析中心等医疗机构。

今天威高血净在上交所鸣锣,73 岁的陈学利迎来了又一家上市公司。

中国血透之王

华兴、刘晓丹投出一个 IPO

招股书显示,威高血净专注于血液净化领域的支柱产业。重点围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领域,辅以透析配套产品的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以及腹膜透析液,是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血液净化医用制品厂商之一。

业绩来看,2022 年至 2024 年,威高血净营业收入分别为 34.26 亿元、35.32 亿元和 36.0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5 亿元、4.42 亿元和 4.49 亿元。其中,血液透析器占营收比例超过 50%,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分别为 17.47 亿元、18.34 亿元和 18.38 亿元。

威高血净的背后,集结了一众知名 VC/PE。

2022 年 3 月,华兴资本旗下新经济基金作为领投方,信金资本、晨壹投资、阳光人寿、江西济民可信医药产业投资、弘晖基金等股东合计出资 6.25 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 2025.47 万元。此外,上述股东还受让了威高集团持有的威高血净 2302.63 万股股份,作价同样为 6.25 亿元。

同年 4 月,建银国际、东方证券资本、山东国资委旗下的蔷薇辉石也加入股东方阵营。

其中,令人惊喜的是投资方出现了 " 并购女王 " 刘晓丹的身影。晨壹投资通过嘉兴晨壹以 432.8 万注册资本,持股 1.17%。而嘉兴晨壹由北京晨壹并购基金和晨壹红启共同持股,晨壹红启背后的最终受益人为刘晓丹。

这是刘晓丹在晨壹投资斩获的第三个 IPO,此前被投企业华兰疫苗、中创新航在 2022 年成功上市。

华兴资本与威高集团颇有渊源。在威高血净进行唯一一次公开融资前,华兴投资银行事业部曾在 2021 年作为独家财务顾问为威高系另一企业——威高介入其进行了高达数十亿人民币的融资,华兴新经济基金亦是其投资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融资正是典型的 Pre-IPO,也是公司上市前唯一一轮融资。威高血净曾于 2022 年 6 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却无功而返。后又转战 A 股,终于在上交所成功敲锣。

上市前,威高集团的创始人陈学利通过威高集团、威高股份和威海凯德合计控制威高血净 83.70% 的股份,系威高血净的实际控制人。

华兴新经济基金合伙人辛耀州表示:" 自 2022 年投资威高血净以来,我们见证了公司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及成本优化上的卓越表现。此次 A 股上市是威高系及威高血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中国高端医疗制造崛起注入强劲动力。"

山东大佬

坐拥 4 家上市公司

这是陈学利收获的第四个上市公司。

早在 2004 年,威高股份作为国内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龙头企业成功登陆港股,输液器、注射器等多种产品市占率达到 80% 以上。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130.9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0.7 亿元,如今最新市值超过 270 亿港元。

这是一个开始。2015 年,威高集团旗下威高骨科就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不过这一计划很快流产。经过几番 " 借壳失败 " 的波折,2021 年 6 月,威高骨科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约为 100 亿元。

作为威高集团旗下的支柱产业之一,威高骨科在整体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市场份额位居国产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五。

版图还在继续扩张。2018 年,威高集团收购 A 股上市公司华东数控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华东数控前身是前身威海机床厂,主要研发、生产制造大型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转型。

如今,随着威高血净成功上市," 威高系 " 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 600 亿元。" 进入全球医疗器械 50 强,世界 500 强。" 已迈入古稀之年的陈学利,曾立下心愿——威高未来要冲刺世界医疗器械行业之首。

一家企业的发展史,隐藏着城市的变迁。

多年前,威海市决心着力培育十条优势产业链,将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放在首位,出台《支持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早在 2015 年,威海就打造了以威高集团为龙头的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区,集中力量招引上下游企业。

聚链成势,产业立柱。截至今年初,园区集聚医疗器械生产及配套企业 200 余家,在全球 15 大细分市场中 11 个领域保持领先,100 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品牌价值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规上企业数量达到 74 家。

目之所及," 医字号 " 成为山东威海产业的一张王牌。一个城市的优势产业,身后凝聚着产业链上赖以生存的中小企业和无数个就业机会。

如此一幕,正是中国城市之间产业比拼战的生动写照。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5/54983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