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察: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敢问路在何方?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用这个歌词来形容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的态势,相当贴切,尤其是对哪吒汽车来说。在新能源车开始的那段时光里,哪吒汽车可谓是 " 新锐势力 ",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无论是产品驱动力,还是资金的充足性,以及立体的维度,都需要不犯错,一旦走了错棋,就会遇到困局。
先来回顾下哪吒汽车过去的车型产品力。从整个产品的矩阵来看,符合当时的市场需求,2022 年,打造了两款 10 万级、15 万级的哪吒 U 和哪吒 V,这两款走量车型,迅速在市场夺得销冠。从这个定位来看,如果一直走性价比的路线下去,或许会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参考现在的零跑路线,实际上也走的平价风格。
但是哪吒在后期想抛开入门级的定位,走向高端。打造了中高端轿车哪吒 S,19.98 万元起售,至高探到了 30 万元以上,不要说放在 3 年前,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困难重重。因为 20+ 万的价格区间高手云集,更何况还要和一些经典的燃油车竞争。全新车型市场没有及时打开,但是总体销量和运营就开始遭受挑战。

随后,哪吒又打造了纯电跑车哪吒 GT,售价 17.88 万至 22.68 万元,这是个相当小众的品类。这个产品线,就需要更高的技术沉淀和市场穿透力,价格区间放在今天都需要较高的运营交付能力。但彼时的哪吒还不具备,多开的产品线反而让原本的底盘基础受到影响,整个业务开始有压力。
哪吒 S、GT 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公司对家庭 SUV 的产品线畏手畏脚。这个时候,同为新势力的零跑汽车乘机行动,用 C 系列在 15 万级市场抄近路,直接让哪吒失去业务根基。虽然哪吒 L 新车进行了部分反击,但是前面埋下的窟窿,对整体业务的起势还是起到拖累作用。零跑这几年,则稳扎稳打走的很顺。
随后,哪吒开始遭遇了销量上的危机。其它立体的维度也出现了连环负作用,裁员减薪,销量低迷和交付带来的多重打击,终于在资金上出现了问题。港交所网站显示,2024 年 6 月末,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该公司净亏损分别为 48.4 亿元、66.66 亿元、68.67 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 183 亿元。
在多重压力下,终于一条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信息成了新的热搜: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也就是说,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了,这对于很多局内人,包括消费者和老车主来说都不是个好消息。

那么哪吒汽车还有路可走么?实际上,哪吒还在寻求走下去的可能。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哪吒汽车经过调整逐渐启动小批量复产,上百台海外订单已下线发运。出海形式在汽车行业上的操作点比较多元,包括整车出口、零部件出口、技术合作、技术咨询、落地服务、贴牌代工、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等等。也就是说,在海外市场上,哪吒汽车还是有一定的业务可能。
另外,哪吒汽车即将被丰田汽车收购的这种消息就不要过多的去奢求,明显两者的可能性不大,哪吒只能自己救自己,而丰田肯定是走自己的路。回顾今年 3 月,哪吒汽车宣布和国内 134 家核心供应商达成总计超过 20 亿元的债转股协议,预计 E 轮融资将于 4 月底落地,但到现在还没有落实。
破产重组,如果能够引入新的资金方和投资方,哪吒汽车还是有一产品积累的。如果能够在国内立足一个基本的车型走量,保住基本盘,把重心放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凭借哪吒之前在平价新能源车的底子,还是能走出销量。也就是说,错开国内的环境,走向海外市场。另外在产品的打造上,可以参考零跑的模式。当然,也要把现有车辆和用户维护好,不能出现 APP 宕机的情况,否则想要再争取用户回来,很难。

当然,这要债权方,债务方的双向努力,如果继续将迷局交给时间或者是走向诉讼,对哪吒汽车来说都不是好事。哪吒汽车并非无路可走,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是改变目前这个僵局的关键。破产审查目前来看并非是一个末日的审判,它应该被看作一个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