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台外事部门负责人表态,愿与王毅外长会面:会主动伸出手和他握手

5月21日,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在一场媒体茶叙中抛出“橄榄枝”,声称若有机会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将“主动伸出友谊之手与他握手”,并强调两岸关系应从“人与人的关系”开始破冰。林佳龙在茶叙中多次提及“对等尊严”原则,称台湾“乐意与大陆交流”,然而,林佳龙的身份是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其表态的本质是试图通过“外交对等”包装“两国论”,为“台独”行径制造国际舆论空间。

事实上,林佳龙的“握手论”并非首次。早在2024年9月,民进党当局强征40万民兵备战、被大陆痛批“按下开战键”时,林佳龙便曾向美国喊话“抗衡大陆”;2025年1月,他更在接受日媒采访时鼓吹台湾是“棋手而非棋子”,试图将台海问题国际化。此次“握手”表态,实则是民进党当局在赖清德执政一周年之际,为缓解内外压力而设计的政治表演——既想制造“和平”假象,又不愿放弃“台独”立场。

政策层面,大陆早已划清红线。王毅外长在2025年3月明确将台湾称为“中国台湾省”,强调“统一是历史必然”;国台办也多次指出,民进党当局若坚持“两国论”,其外事部门负责人与大陆外长“永无同台可能”。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既封堵了“台独”势力的操弄空间,也向国际社会清晰传递了一个中国原则的不可动摇性。

林佳龙在茶叙中声称“全世界都把台湾当作国家”,但现实却截然相反。联合国及18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必须使用“中国台湾省”称谓。就连民进党当局倚仗的“盟友”美国,态度也愈发微妙——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虽延续对台军售,却拒绝承诺“保台”,在大陆组织的多次对台演训期间也没有施以援手,而是早早就将航母开走以避免刺激大陆。值得注意的是,林佳龙此次喊话恰逢中阿巴三方外长会晤落幕。王毅在会上提出“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内政”,被外界视为对美日等国的间接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