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面积相当于5个足球场
资讯科技5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迎来重要突破。近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程——南方电网宝池储电站在云南文山州正式投产运行。
作为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该项目集成了全球首套构网型钠离子储能系统、全球最大单机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迈向多元化发展新阶段。
相较于当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宝池储能站采用的钠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适应-20℃至45℃宽温域运行等优势,同时钠资源储量丰富、成本更低,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更经济的解决方案。该站装机容量达400兆瓦时,占地约50亩(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千瓦时,满足近27万户居民用电需求,其中98%为清洁能源。
在技术应用上,宝池储能站采用了世界首款大容量功率型钠离子电池,并配套专用构网型变流器,形成全球首套多功率复合运行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电网负荷变化和新能源波动,支持慢充慢放、快充慢放、快充快放等多种运行模式,最大功率和响应速度分别达到现有钠离子电池的3倍和6倍。
尤为关键的是,该站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具备智能调节能力,可实时感知电网波动并调整输出参数。当新能源发电导致电网不稳定时,传统储能可能被迫退出运行,而构网型储能可自主构建微电网,确保电力稳定供应,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西藏、新疆、宁夏等新能源高占比地区推广,助力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稳定输送。
在运营模式上,宝池储能站创新采用“独立+共享”机制,既能快速响应电网调频需求,又能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储能租赁服务,未来还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新型储能的灵活调度和经济价值最大化。该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推动了钠离子电池储能的商业化应用,也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