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癌症正在「年轻化」,25~45 岁女性易中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社交网站上时不时就会出现年轻的抗击宫颈癌博主;有些朋友自己身边也已经有姐妹不幸确诊了宫颈癌。每次看到她们的视频、抗癌日记或者生活点滴,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明明是 30 来岁笑靥如花的年纪,拥有大好的年华、正值上升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生活,却因为宫颈癌的确诊和治疗,被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

不少人觉得,和很多其他的癌症一样,宫颈癌是一种老年人才会罹患的疾病。很多 80 后、90 后等年轻女性都以为宫颈癌离自己很遥远。

我们小时候听说的宫颈癌案例,确实以年长的阿姨辈女性居多。但近年来,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宫颈癌的发病时间

比我们想象得更早

一项 2011 年关于北京市宫颈癌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上世纪 90 年代初宫颈癌的发病高发年龄段是 61~65 岁;而到了 2000~2008 年,31~55 岁成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约占全部宫颈癌的 78% [ 1 ] 。

2021 年发表的一项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国、城乡宫颈癌发病重点人群为 25~45 岁女性人群 [ 2 ] 。如今落在 25~45 岁年龄区间内的女性主要是 80 后、90 后(1980~1999),建议大家提高预防意识。

2024 年发表在《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也提示:我国宫颈癌年轻人群的发病率在各年度均呈上升趋势 [ 3 ] 。

同时,更年轻的 00 后,对宫颈癌也不要掉以轻心。2023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率自 20 岁以后开始上升 [ 4 ] 。一项 2005 ~ 2015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表明,首发年龄集中在 25 岁 [ 2 ] 。(没错,第一批 00 后今年已经 25 了)

2011 年,一项关于宫颈癌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诊断为宫颈癌的最小年龄可仅为 17 岁 [ 1,a ] 。 

宫颈癌还有一个让人比较头疼的特点,那就是早期有一定的隐蔽性。由 HPV 感染导致的子宫颈癌时间各有不同,通常从 HPV 感染进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时间相对较短(~5 年),而从子宫颈癌前病变进展为浸润癌需要 10~20 年 [ 4 ] 。

而且,大部分「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子宫浸润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 4 ] 。就像是藏在身体里伺机而动的一个恶魔,平日里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等发现症状时,情况往往已经比较棘手了。

为什么宫颈癌患者越来越年轻了?

好的一面是:近些年来,随着卫生宣传力度加大、优质科普内容传播推广,加上各种福利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有了及时参与宫颈癌筛查的意识,这也让很多还没表现出症状的宫颈癌变被提前发现了 [ 1,4,5 ] 。

但不好的情况是:宫颈癌年轻化可能和 HPV 反复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 2 ] 。高危型 HPV 更是值得警惕,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 ) 都是由高危型 HPV 感染引起 [ 6 ] 。

HPV 感染的高峰人群比较年轻。一项 2013 年中国多中心、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中国女性 HPV 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在「17~24 岁」 [ 7,b ] 。

性行为是感染 HPV 的主要途径。性自由的增长、性生活初始年龄的变化、性观念和性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年轻化有关 [ 2 ] 。

研究表明,有性生活后的年轻女性常处于 HPV 感染的高暴露风险。一项 2014 年基于美国人群的模型研究估算:在 HPV 疫苗上市前至少有 1 个异性伴侣的人中,女性一生中感染 HPV 的平均概率为 84.6%(范围:53.6%~95.0%) [ 8,c ] 。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紧张,大多数 HPV 感染是一过性的,可在 6~24 个月内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只是部分型别 HPV 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 9,10 ] 。

「高危型 HPV」便是具有潜在风险的型别,而我国年轻女性感染高危型 HPV 的比例并不低。一项 2019 年纳入 198 项研究的中国系统性综述显示:中国 25~45 岁普通女性人群 * 中,高危型 HPV 感染率达 19.9% [ 11,d ] 。

* 普通女性人群包括有症状门诊或健康体检的女性

作为 HPV 感染的高峰人群,年轻女性感染高危型 HPV 的情况并不乐观,这可能也是宫颈癌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部分协同危险因素可以促使高危型 HPV 感染持续存在,并进展为宫颈癌,比如性生活过早、多性伴、多孕多产、吸烟或被动吸烟等 [ 4 ] 。

目前医学上并没有能够直接杀死 HPV 病毒的药物。也就是说,HPV 感染本身没有治疗方法,难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来对抗 HPV 持续感染 [ 12,13 ] 。

另有研究表明,宫颈癌早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达 80% 以上;可要是发生肿瘤转移或复发,预后急转直下,5 年生存率仅为 16.5% [ 14 ] 。

 

2022 年,在我国 15~44 岁育龄女性群体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 [ 15 ] 。

早预防早保护

让宫颈癌远离年轻女性

但好消息是: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2023 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第 2 版)》提出了三级预防策略 [ 4 ] :

● 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预防性 HPV 疫苗;

● 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宫颈癌筛查;

● 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对所有宫颈浸润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开展适宜的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姑息疗法等。

根据上述指南及《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16 ] 、 2023 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第 2 版)》  [ 4 ] 等多部权威指南推荐,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 HPV 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未发生性生活的小年龄女性接种 HPV 疫苗,将获得更佳预防效果;而对于已发生性行为的女性,研究实验表明接种 HPV 疫苗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4 ] 。

需要注意,所有接种过 HPV 疫苗的适龄女性,仍需接受规范的宫颈癌筛查。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也会感染 HPV。通过性接触可能会增加伴侣 HPV 感染和再感染风险,持续感染 HPV 可能增加伴侣患宫颈癌的风险 [ 18 ] 。HPV 疫苗不仅能保护女性,适龄男性接种后也能预防 HPV 相关癌症和生殖道疾病 [ 9 ] 。男女共同预防,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有助于减少 HPV 传播,降低 HPV 相关的癌症风险。

注:与任何疫苗一样,HPV 疫苗无法确保其对所有接种者均产生保护作用,也不能取代预防 HPV 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

参考文献

[ 1 ] 章静菲,王彤,武明辉,张为远 . 北京市 1399 例宫颈癌的流行现状及临床特点 [ J ] .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 43 ) : 3058-3061

a. 研究设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 抽取北京市三级专科医院 2 所,综合三级医院 10 所,郊区二级医院 10 所, 对 1990 至 2009 年共 1399 份宫颈浸润痛病历做回顾性调查,并将年份按 5 年分为 4 组,对各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 1 ) 近 20 年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呈增高趋势 . ( 2 ) 年龄 :17 — 88 岁,平均年龄由 58.2 岁逐年降至 46.0 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 ;分期:Ⅰ期 772 例 ( 57.1% ) ,Ⅱ期 380 例 ( 28.1% ) ,Ⅲ期 182 例 ( 13.5% ) ,Ⅳ期 18 例 ( 1.3% ) ,Ⅰ期和Ⅱ期的比例由 69.6% ( 16/23 ) 逐年升高至 89.4% ( 530/856 ) 。病理 : 鳞癌 1135 例 ( 83.1% ) ,腺癌 182 例 ( 13.3% ) ,20 年来病理类型无明显改变,鳞癌仍为主要类型 ( P>0.05 ) 。

[ 2 ] 李想,刘灿,周维,何明艳,熊文婧,让蔚清 .2005~2015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 [ J ]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21,50 ( 3 ) : 325-330,346

[ 3 ] 刘文敏 , 陈茹雁 , 程冬 , 等 . 中美两国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趋势比较分析 [ J ]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4,25 ( 6 ) :782-787.  

[ 4 ]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 . 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 ( 第 2 版 ) [ M ]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 5 ] 万磊,万建平,张燕玲,汪灿花,李隆玉 . 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 [ J ] . 中国肿瘤临床 ,2004,31 ( 10 ) : 547-549

[ 6 ] 乔友林 . 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疫苗预防前景 [ J ]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28 ( 10 ) :937-940.

[ 7 ] Wu EQ, Liu B, Cui JF, Chen W, Wang JB, Lu L, Niyazi M, Zhao C, Ren SD, Li CQ, Gong XZ, Smith JS, Belinson JL, Liaw KL, Velicer C, Qiao YL. Prevalence of type-specific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pap results in Chinese women: a 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3 Apr;24 ( 4 ) :795-803.

b. 研究设计:一项中国 2006-2007 年进行的多中心、基于人群的研究 . 收集 5 个地区 4215 例 17-54 岁女性宫颈脱落细胞的 HPV 检测数据,旨在评估中国性活跃期女性中 HPV 感染的疾病负担。

研究结果:HPV 患病率为 14.3%。最常见的类型是 HPV16 ( 2.9% ) 、HPV52 ( 1.7% ) 、HPV58 ( 1.5% ) 、HPV33 ( 1% ) 和 HPV18 ( 0.8% ) 。

[ 8 ] Chesson HW, Dunne EF, Hariri S, et al. The estimated lifetime probability of acquiring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x Transm Dis. 2014; 41 ( 11 ) :660 – 664.

c. 研究设计:该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因为没有研究跟踪整个生命周期来估计 HPV 感染的累积发生率,所以只能根据现有证据来估计终生获得 HPV 的概率,主要基于人群一生中性伴侣数量的分布以及每个性伴侣感染 HPV 的概率,来估算美国人在 HPV 疫苗上市前一生中感染 HPV 的概率。该研究对两个年龄段人群(首次性行为到 44 岁;45 岁到 70 岁)感染 HPV 的概率进行了估算,第一年龄阶段感染 HPV 的概率是根据直到 44 岁的性伴侣数量以及性伴侣 HPV 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第二年龄阶段的 HPV 感染率是使用每年 HPV 感染概率的估计值进行计算。44 岁之前没有异性伴侣的人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研究结果:在至少有一个异性伴侣的人中,女性感染 HPV 的终生患病率为 84.6%(53.6%-95.0%),男性为 91.3%(69.5%-97.7%)。高庆蕾 , 马丁 . 转移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及思考 [ J ] .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03 ( 4 ) :241-246.

[ 9 ] 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 .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 J ]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53 ( 8 ) :761-803.

[ 10 ] Gravitt PE. The known unknowns of HPV natural history.J Clin Invest. 2011 Dec;121 ( 12 ) :4593-9. doi: 10.1172/JCI57149.Epub 2011 Dec 1.

[ 11 ] Li K, et al. The Distribution and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Women in China.Cancer. 2019 Apr 1;125 ( 7 ) :1030-1037.

d. 研究设计:一项纳入 198 项研究的中国系统性综述,检索采用 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Ovid)、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对 2000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发表的中国大陆女性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纳入 3177,080 例普通女性人群(有症状门诊或健康体检的女性)、85,743 例宫颈病变女性(其中宫颈癌女性 24,925 例),以评估中国大陆女性高危型 HPV 感染的流行病学。

研究结果:中国大陆普通女性人群高危型 HPV 总体感染率为 19.0%(95%CI,17.1%-20.9%),感染率最高的前 5 个亚型分别是 16、52、58、53 和 18。有症状门诊患者中感染率为 25.7% ( 95%CI,22.2%-29.2% ) ,体检或常规宫颈癌筛查的健康女性感染率为 12.9% ( 95%CI,11.7%-14.1% ) 。<25 岁、25-45 岁、>45 岁普通女性人群的高危型 HPV 感染率分别为 24.3%(95%CI,19.0%-29.6%)、19.9%(95%CI,16.4%-23.4%)、21.4%(95%CI,17.3%-25.5%)。

[ 12 ] EUROPEAN VACCINATION INFORMATION PORTAL.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 .Fact sheet.access on [ 2025-1-23 ] .  

https://vaccination-info.europa.eu/en/human-papillomavirus-hpv

[ 13 ] ASCO.Viruses that Can Lead to Cancer.access on [ 2025-1-23 ]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risk-prevention/infections/infections-that-can-lead-to-cancer/viruses.html

[ 14 ] 高庆蕾 , 马丁 . 转移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及思考 [ J ] .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03 ( 4 ) :241-246.

[ 15 ] Cancer TODAY|IAR. access on [ 2025-1-23 ] .https://gco.iarc.who.int/today/en

[ 16 ]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 ,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J ]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 ( 2 ) :1-12.

[ 17 ] 王新宇 , 邓敏端 , 丛青 , 等 . 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 [ J ]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4,25 ( 6 ) :569-576.

[ 18 ] Zou K, et 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men benefits both men and women.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2022 Nov 24;12:1077651.

若您想了解更多有关疾病知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本内容由默沙东中国提供支持,未经授权禁止转发。

04-2027-CN-GSL-02685

策划制作

策划:黛黛     |     监制:Feidi

配图来源:Ada     |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Plus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