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拒发签证,中国代表无法入境,耿爽发声,联合国会搬迁吗?

美国“卡脖子”卡到联合国头上了?

没想到有一天签证也能成为武器,美国为了彰显“霸权”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4月25日,中国常驻副代表更爽在联合国会议上火力全开,揭露美国滥用东道国地位,将签证变成“政治武器”,严重妨碍国际事务正常运作。美国又在作什么妖?

签证成武器?

数据显示,从2022年开始,中国外交官赴美屡遭拒签,导致无法参加关键会议,拒签率高达37%,而俄罗斯拒签率更是达到47%。

这种“精准打击”,让联合国的会议频繁瘫痪,致使中国代表缺席联合国裁军会议等核心议题的投票;俄罗斯被迫视频参会;伊朗更是被拖延到会议开始才拿到签证,直接让联合国部分会议被迫推迟1.5天。

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却将签证审核变成政治打压工具,连家属就医、子女入学等基本人权都被限制。

美国的行为早就突破了国际法底线。

《联合国总部协定》中明确规定,东道国必须为会员国代表提供不受阻碍的通行权。

但美国却“知法犯法”,更可恨的是,美国对这种操作竟“习以为常”,2019年大会期间,俄罗斯10人代表团被拒签6人。

2023年,美国国务院内部文件泄露,却将矛头指向中国,被要求“重点审查与中国科技企业有关的外交官”。

美国一边拖欠联合国会费26亿美元,直占预算缺口的70%,却又对会员国代表颐指气使,在会议中默许以色列切断巴勒斯坦代表的同声传译信号。

耿爽痛批:美国的做法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径”,不仅违反了相关协定,更暴露了其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的霸权心态。

其实,不止中国,面对美国的“签证霸权”,无数成员国怒火中烧,提出了让联合国“搬家”的想法。

国际秩序迎来“拆墙时刻”

2023年,非洲联盟132个国家签署声明,要求重新评估联合国总部的选址。

这项提议可以说是“民之所向”,就连选址都为联合国想好了,像是俄罗斯就提议迁到日内瓦或者维也纳,并得到了巴西、法国等国的支持。

一时间,“联合国搬家”从段子变成了严肃的政治议题,更令人意外的是,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城市竟成了热门候选城市!

那么联合国的候选城市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俄罗斯提议将联合国搬至日内瓦或维也纳,主要原因是维也纳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大本营,而日内亚则是联合国欧洲总部的所在地,不过瑞士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令人担忧。

新加坡虽一直是中立国家,乍一看确实是联合国选址的“不二之选”,但是新加坡却深处中美博弈的前线,仍存在安全隐患。

伴随中国地位的提升,北京上海也成为了热门候选城市,中国不论是在基础设施还是会议承办能力方面都毋庸置疑。

像是北京大兴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上海自贸区吸引62国设领事馆,但联合国真要搬迁,还真不是说搬就搬。

单是联合国要面临的“天价搬迁费”就够联合国“喝一壶”。

据预测,联合国的搬迁成本高达150亿美元,而数千名工作人员的安置更是一个大难题。

更棘手的是美国手握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美国现在的“霸权”行径,很有可能让联合国搬迁沦为“幻想”。

不过也有人提出“双总部”的方案,在保留纽约总部的基础上,在其他国家同时设立一个总部,这种“去中心化”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规避签证刁难,并降低搬迁的震荡。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单边主义已经让联合国陷入“生存危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利亚松曾警告:“当东道国把总部当成施压工具,这个组织就失去了合法性”。

从中国主持召开80国参与“反美关税霸凌会议”到联合国会议上耿爽怒斥“将国际安全事务当儿戏”,表明中国正在以罕见的外交姿态打破“沉默螺旋”。

当美国把《联合国总部协定》视为“厕纸”时,国际社会不得不思考,是继续修补旧体系,还是推倒重来。

联合国是否搬迁,短期内可能仍是“政治悬疑剧”,但美国的霸权逻辑已经遭受重创,无论是“双总部”还是彻底搬迁,核心在于打破“美国例外主义”的桎梏。

联合国的“新家”在哪里,答案或许不在某个城市,而是在规则的公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