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公证 仲裁”高效化解金融纠纷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欣
为有效解决金融纠纷传统诉讼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司法局创新构建“公证预防 仲裁解纷”全链条机制,通过完善公证、仲裁等非诉程序,打造出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化解金融纠纷的新路径。
据了解,全市6家公证机构充分发挥公证预防性证明的功能,从源头预防纠纷隐患。对通过赋强公证的债务违约案件,金融机构可直接申请法院执行,大幅缩短金融债权回收周期。公证机构在贷前审查环节严格审查融资合法性,重点把关借贷合同中主体、用途、利息约定和风险情况。合同规范指导方面,积极做好法律释明、权利义务告知、合同履行风险提示等工作,推动消除各类潜在法律风险。商事仲裁领域运用“一裁终局”制度,创立“仲企无忧四步工作法”,为商业银行量身打造全方位、高效率纠纷解决体系,案件平均处理周期优化至30天。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建立“一张卡片、两个热线、三个通道”制度,与8家商业银行签订对接卡,实现了“一对一”精准对接、24小时即时响应及费用缓减收保障。2023年以来截至目前,共立案审理金融领域案件9件,标的达1.27亿元。另组建由22人组成的金融仲裁专家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上门服务等配套支持。
白城市司法局在全市319家金融机构广泛布设“公共法律服务先锋岗”,通过“云超市”平台提供五大类21项在线服务,实现24小时智能化法律支持。还联合市法院、人民银行分行、金融监管分局、各商业银行,建立协同治理机制,通过“府、院、银企”三方协调联动的新模式,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攻克金融机构面临的涉法难题。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库、情景模拟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公证、仲裁服务的知晓率和接受度。
未来,白城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公证、仲裁业务与金融领域融合创新,不断探索非诉讼手段化解金融纠纷的新路径和最优解,以法治化手段助力金融生态良性发展。